对上一辈养老尽孝的同时却完全不期望下一辈对自己尽孝,不能不慨叹我们这一辈移民心怀宽广。 info.51.ca 无忧资讯 中年的朋友们聚在一起,经常讨论的除了孩子的未来就是父母的安置。有的朋友父母在国内,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前来,于是他们每年的假期和固定的一部分收入,就 用在了探望父母的旅途上。 有的朋友把父母接来了,全家的居住地点,家庭活动安排,就不得不考虑父母的衣食住行健康护理方面的因素。张先生移民加国之后,专业工作在本地无法施展,尽管外省一个小城有很好的OFFER,但鉴于那里的华人生活氛围远远不如多伦多本地,父母去到那边将会十分 不适应。 info.51.ca 无忧资讯 如果仅为工作单身前往与家人分开,从家庭维系和费用上都不实际,于是只好在大多本地继续熬着不理想的工作,但求阖家团聚。数年后张先生的女儿因为 成绩优秀,得到美国一家大学的全额奖学金。她大学尚未毕业,实习期间已经得到很好的锻炼和OFFER,前途无量,打算毕业后就地生根留在美国发展。 info.51.ca 无忧资讯 孩子如此出色张先生两夫妻当然很高兴,但是不容易经常见到女儿,年纪渐长的他们还是非常挂念。我有些来自香港的移民朋友,子女在加拿大大学毕业后感觉在本地发展 始终受到有色人种玻璃顶的限制,无法做到高层。他们于是返回父母的出生地香港,甚至内地寻求更好的事业机会。 $ u5 P; A* u1 u9 v+ c: \& a0 \
他们的父母在把祖父母养老送终的责任完成后, 孩子却远离,最终选择入住养老院度过余生。不光华人如此,许多其他族裔的第一代移民也有同样的选择历程。他们在尽己所能照顾安排父母晚年的同时,支持在北美文化中长大的孩子「志在四方」的离开自 己。 51.CA 加国无忧 有位意大利朋友,离异多年,五十多岁,一直在加拿大邮政局打着一份优差。他生活简朴,喜爱风光摄影和钓鱼,梦想周游世界拍摄风景过自由自在的生活。然 而梦想多年还一直拖着,因为他说,只要我父母一天还在,我就没法走开。 每个周末我还去看望他们跟他们吃顿饭,万一他们出点状况我还可以去打点。而他的女 儿,从入大学后便很少来看望父亲。除了每年圣诞节生日吃顿饭,就是在苹果推出最新产品的时候,过来看望,然后撒娇让父亲掏钱买新玩具。 2 R# Q0 v# m% F7 F1 N
别说照顾,连关心都谈不上。而他却毫不介意,逢人就夸自己女儿多么的乖巧。谁都害怕衰老,厌恶自己成为一种负担。 过了四十岁,我们有幸没有大病的,身体的小毛病开始出现了。偶尔病一场在家休息,配偶上班去了,孩子上学去了,你一 个人孤零零的躺在家里无助无力的时候,就开始想起不在身边的父母卧病在床的感受。
( a5 b0 g3 Y1 f1 ^8 o! ]; J& } c你于是眼泪不住的流,明白当年他们做夹心阶层的艰辛。大多数人的父母都是 退休以后才通过家庭团聚移民来加拿大。他们的英语交流水平以及适应能力当然远远不如青壮年移民;同时因为居住时间短和被子女经济担保,也不能获得与加拿大 本地退休老人同等的老人金和退休金,在生活上经济上依赖子女是理所当然的。 然而我们这一代移民将来退休后,情况则完全不同。我们已经熟悉本地的生活,会得 到老人金,政府退休金,甚至所在企业的退休金。在生活上,经济上能够独立的前提下,将来年老时在物质上未必需要与成年子女同住;关键在于在精神上的孤独和被关怀的需要是否能够得到满足。 加国 无忧 51.CA 中年同龄的好友们经常打趣说,退休后我们一起买同一栋楼的老人公寓吧,排解寂寞,互相照顾,别给子女增加负担。这种心态实在慷慨大度,值得赞扬。然而纵观 大多市目前的老人公寓和养老院,绝大部分还是以英文服务,提供西餐膳食。
" {8 ~$ y7 v) t4 r) @% A, R孟尝阁和颐康两家老人院床位难求,即使从现在开始排队,也至少要等七八年,等待的 时间只会越来越长。千禧年前后大批的移民在未来二十年后进入退休阶段,相应的社区和政府服务如果不相应增加,而子女远走他乡,第一代移民在此地如何终老既 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也是一个很大的生意机会。希望从政从商的人士,能够看到未来,作出有远见的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