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这是我作为当当网特约评论员收到的第一本书,也是第一次当任务来写书评。但是,看完这本书,我想要做的不是写评论,而是非常想给书的作者写一封信。
% f& D- ]1 }1 a; @% a+ }1 x这是一个曾经的抑郁症患者的心理自救记录。记述了作者性格、经历,以及成长过程中不幸患上抑郁症,历经磨难多方求医,最终在亲人帮助及个人努力之下重获健康的过程。同时作者本人久病成医,运用个人自救的经验去帮助那些患有同样疾病仍在痛苦中的人。( n: P( e/ N7 h0 V2 b
想给作者写一封信,一方面,是因我个人对于心理学感兴趣,很久以来想考个“咨询师资格”,只是对心理学一直有所困惑,对它的科学性存在一定的怀疑,怀疑它在帮助心理疾患方面能起到多大作用。是书本儿重要还是生活经验、体验重要,因为在我看来,心理疾病似乎总应该有一个发病的契机,这个契机应该是对于现实生活的经历认识处理不当造成的;另一方面,在我的直系亲人当中,很不幸,有抑郁症患者。(说出这句话似乎还需要鼓足点儿勇气,说明对于这种病我还认识不够,不能坦然面对。)虽说几年来药物治疗效果不错,但我一直担忧,担忧长期服药,担忧疗效,担忧反复,甚至至今对当初的诊断也存有疑虑。
4 Q) f8 l1 b2 [1 A+ S想问的问题很多,比如,抑郁症,是那些精神意志力较差,性格上不太健全,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生活挫折的人才容易得的吗?有遗传基因存在吗?抑郁症作为一种心理疾病究竟有无实质性的病变?药物在治疗过程中起什么样的作用?对于痛苦的过往,是刺激回忆还保持回避呢?
4 N/ w) D4 e2 o7 @0 r其实书中对于这些问题都有回答,我只是想了解得更加具体更加有针对性一些。对于这些问题,作者运用电脑构造及功能进行比喻,非常形象,易于理解接受。比如将心理治疗过程比喻为一次“心灵杀毒”,首先进行“磁盘碎片整理”,对于发病时期分布于“记忆扇区”上的痛苦的情绪进行整理、排列,释放内存。经过这样的整理,精神状态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不再恍惚朦胧,行为不再古板,眼神也是灵活了,表情丰富起来,思想行为也不再坚硬如冰了。5 b% \3 h6 k* B& F3 t3 D
对于心理治疗中很重要的一项刺激回忆以及情绪宣泄部分,就我个人的体会体会来说,不仅可用于心理治疗,也可用于我们正常人当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情绪低落、烦躁等问题,有时说不清原因,有时也会持续很长时间。这样的情况我一般首先从身体上找原因,首先解决身体上的痛苦;其次,我一直认为,情绪的问题一定有一个不愿面对又切实存在的心结,如果想最终解决问题,必须有意识地寻找它,勇敢面对它,打开它。用这种办法可以进行个人的自我情绪调节,也可进行“自我催眠”。
' f6 U6 y6 i5 k0 L8 E1 m我对于书中的很多具体的做法是赞同的,而且认为可能是非常有效的。有些我认为自己是能够做到的。平常同学同事遇到一些情绪上的问题找我倾诉我也能帮他们分析,解除他们的忧虑。然而现在,我面临的最大的困境是抑郁症的患者是我的近亲长辈,他不可能对我讲述内心深处的隐秘的感受,这让我有很强的无力感。
- X! F. b: @% V7 ?9 y L/ t, B看过这本书,有所收获;决定把它送给我的父亲,希望对他有所帮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