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元老
- 积分
- 8029
- 获赠鲜花
- 31 朵
- 个人财富
- 39799 金币
- 注册时间
- 2012-2-26
|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听起来像一句自嘲,有人说,加拿大是世界上残疾人最多的国家。这个国家对残疾人处处优待:巴士上的特殊座椅、停车场上的专用车位等等。刚来加时我确有一种“异军突起”般的强烈感受,但不知何时开始这感受悄悄淡化了,渐渐地,他们和我们,彼此似已没了分界。% n' F4 B% M4 F0 E
不完美,然而人道关怀确是加拿大值得骄傲值得爱的亮点之一。感人的不是这个社会为特殊需要人士,已经做了多少;而是这份关怀源自“人人生而平等”的理念,自然而然地渗透到衣食住行的每一个层面每一个角落;是一份“我们一直在朝更好努力”的不懈和谦逊;是一种”更多了解更多支持,去除偏见去除污名”的自觉和推动···+ I7 r$ c) B# O) {
特殊教育,是人性化体制的产物也是火种,还有什么建设比“从娃娃抓起”更为坚固更能成就的呢?一出生就开始的“健康检查”Health Screening和 “早期干预” Early Intervention”让加拿大的孩子身心的发育发展纳入保障轨道 - 包括扫描、检查、观察、测评、确诊、干预和治疗等步骤在内一整套流程,通常强调“资源整合”的策略 - 孩子、家庭、老师、专家、社区服务、社会扶持一起协力合作。用谚语说,即“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 - 抚养一个孩子需要一个村庄!
. ^2 C+ }7 h2 d9 u& D& B) t
- H3 F7 A6 q8 C$ B6 `; [9 |% F |* ?) |# G- |4 {/ L; N) y. s
【孩子不仅仅是你的】
5 H7 y5 O4 j+ z7 W7 ^/ Q6 L M: T! `( A4 M' W9 N0 @
5 m; T; b/ t! Q" K" F
“孩子不仅仅是你的”,这是我想对家有特殊需要孩子的父母说的第一句话。" L# Y g% k# m6 v
' h& U. ~8 j4 s& o( ^/ @: o
2 \( X) \$ N9 b6 k0 ^4 W8 ]/ ~
无论你自认多爱自己的孩子,自信多有抚养教育孩子的知识经验,家境多优越投入多充分,千万别抱着关起门来带孩子的观点。特别是背井离乡来到加拿大的移民家庭,养育孩子的难度N倍加大:吃喝拉撒玩,什么都靠自己一双手;有个三长两短吧,也没经验没比照没商量的处处犯堵。这种颇具普遍性的孤零零伶仃仃的育儿环境特别有害:孩子有问题可能长久没被发现;人海孤岛中成长的孩子行为礼仪多怪异不适应群体规范;父母不知道不相信外界育儿资源,拒接相信孩子有问题,拒接或无法利用社会帮助,更进一步加剧孤立隔绝的状态心理;空气似的无助和压力不仅导致孩子被耽误,父母的身心健康也可能更受损···
# h, }. M) P4 A% \5 q" Z从一个语言和文化不同不通的地方迁移到新环境,融入谈何容易。只是就算千难万险,为了孩子,就得拿出“万水千山只等闲”的勇气了。某种意义上,这比董存瑞炸碉堡还要伟大 - 那怎么说都是一时之壮烈,而要让有特殊需要的孩子尽可能如正常人一样健康成长,需要的是几十年如一日的斗智斗勇,父母一职之伟大,正在于此啊。
; l# k+ D3 z& u9 R生儿育女是万里长征的干活,意识到孩子“不仅仅是自己的,还是村里的”,只是第一步。无论前面走了多少弯路,只要找到正确的起点,总还是可以重新开始的 - 就从眼前的 坐标点开始,用知己知彼重新装备自己。
/ u7 _) \& X, o& c# A要知己知彼,首先得有谦逊、开放、学而不倦的心态,和包打听、爱分享、活学活用的心眼,当然更少不了“此路不通换彼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狠劲。扯了这么久,让我们回到自闭症这个话题上,怎么知己知彼呢?
& Z+ Y6 v! Z% K0 {3 K/ R/ v2 m; Z4 ?
% ^) i5 x- w) N1 R5 ]【自闭症的一些典型特征】4 W4 Y; V9 w2 I( a M& S
& P2 e2 v( I- K4 V5 n
/ r: @: [) `6 l- e' K& v' y" o
前文及一些同题博客都触及了自闭症的一些特征,核心是社会化障碍:在说话或非语言交流、社会互动交往、学习社会规范方面有困难 - 表现为回避对视、眼光游移、喜独处离群、旁若无人、在人群中如在自己小天地、缺乏社会交往的技巧;有怪异的重复的身体动作像多手多脚、摇摆等,对玩具、物品、游戏等有强烈的偏好和沉溺;对日常生活的常规变化高度敏感,因此别扭、哭闹;经常独自一人自言自语和发笑;不懂什么是危险;还可能伴有感觉统合失调,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五官的感觉方面过分敏感或者过分迟钝··
4 j% c4 c' v7 p: u. k7 u' X自闭症的表现形式和辨识非常多样、程度轻重很不同,导致发现、确诊、治疗方案都相当因人而异case by case。身为父母从孩子出世起就不能疏忽大意,当你用传统的说辞形容孩子不过是“怕生”、“畏人”、“不守规矩”、“怪癖”时,某种神经系统障碍可能已在危害着孩子的健康成长了。而孩子如果一小参加集体活动,与同龄伙伴玩耍互动,有这么个活的参照系统,父母便较易发现异常,也较有机会得到他人的提示。一句话,多带孩子出去,哪怕你是专职母亲。图书馆、亲子中心、夏令营···社区的价值,不参与其中是得不到的。
: `& F5 ^! r: J- f c" y
- {0 P' z2 W/ I; \+ x. z/ S 2 X- n0 r5 E8 Q; ` o4 _$ J7 l
【早期鉴定identification】
: q q. s# H& y5 z& ^8 \, O/ x) O q
# C1 h8 H! }, ?8 V* `& A多伦多教育局的特殊教育流程IPRC,第一步就是鉴定identification. 这是指由一个专家组(通常5-8人,含家长)分头介入,以确定孩子有没有特殊需要,哪种(残疾、发展障碍或滞后等等)的过程。孩子会由专科医生或心理学家安排做各种测评并作出书面报告,专家组碰头会诊,先各诉己见,再作出综合的鉴定。
0 Z2 B1 [) z6 R2 V# v工作中协助学校和家长为孩子鉴别是否有特殊需要几乎成了我出入downtown众多小学的首要理由。对此,家长的反应不一而足:有的大吃一惊,有的不以为然,有的懵懵懂懂,有的唯唯诺诺···欣慰的是,以自己的经验而言,近几年学校对孩子特殊需要的早期鉴定越来越重视,孩子一入学前班(Jk & SK), 老师就要逐个做Screening,观察、记录、建档,哪方面强哪方面弱,哪方面看着有异常,像教了十几年学前班的Karen老师,不仅说起每个孩子如数家珍(全班20多个呐),更把全班孩子的学习进度列成表据比例,孩子在什么范围,一目了然。孩子遇上这样的老师,家长就是前世积德了。
8 x' X+ ~+ ]* ?# m6 K' p' b# \0 f当然不是个个老师都这么负责敬业,尤其入学时英文程度低或插班的新移民孩子,一些问题常被误解成语言障碍、或转换环境的适应困难,如果孩子安静老实不惹事,成绩也还跟得上,就更容易被忽略了。一位家长,孩子还是本地出生的,从一年级开始,妈妈就隐约觉得孩子不对劲,不幸的是,几年遇到的老师都说没什么,等到鉴定报告出来,孩子已经在读五年了!这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但现实中也并非绝无仅有。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应当毫不妥协地为自己的孩子争取,多渠道寻找帮助,譬如约见学校的校长、社工,由家庭医生推荐去找专科医生或和有资格做自闭症诊断的机构,是学校之外的一个快速通道。" G) K0 j; I, M/ M6 g, U
鉴定的结果并不总是吻合最初的预测:日前参加一个IPRC会,专家让我翻译给家长听,不说话不同人交流的孩子,经确诊,犯有焦虑症,而不是自闭症。专家还专门打印了介绍这两症的中文给家长看。还有一个孩子,最初家庭医生以为他有多动症,转介去儿童多动症诊所,专科医生做了几番测试,排除了多动症,诊断为自闭症。有些孩子,身上同时有一种以上的特殊需要,所对应的治疗干预就更复杂了。
' U! \; d& m" P' Z( O不管孩子是什么症,诊断是父母要做的第一步。接下来的路,长着呢。
, }( C' {+ z" s6 T o( e3 H而我想对家长说的第二句话,与第一句正相反,那就是,“孩子是你的”。他(她)有可能要带着这个特殊需要过一生,是福是难,是贻赠是累赘,真的看你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