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 积分
- 189
- 获赠鲜花
- 0 朵
- 个人财富
- 956 金币
- 注册时间
- 2011-10-7
|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本帖最后由 聆听 于 2013-5-30 10:44 编辑
! N6 i2 \. F7 ^ @- p
' u! G! J8 ^4 V* t3 s* n
: o* F/ [1 C7 `: d0 U T3 U" G% l; N5 H: ~% ^3 Q) x5 U1 E
. ?+ q% p2 R* q
' w m# t+ R; c+ Q$ l, e: P1 @所谓“家庭冷暴力”,是指夫妻双方产生矛盾时,态度冷漠、漠不关心对方,将语言交流降到最低限度,停止或敷衍性生活,懒于做一切家务工作等非正式暴力行为。( R3 p7 ~* [" n: `/ s/ ]
9 c4 g. q6 I H) L家庭冷暴力实际上是一种精神上的虐待,一般表现在夫妻之间矛盾虽不诉诸武力,但却通过暗示的威胁、言语的攻击,在经济上和性方面进行控制。彼此有意用精神折磨来摧残对方,使婚姻处于一种长期的不正常状态。
7 f. ]4 G* l# [) N& F8 ~5 L7 F+ s% p9 w% {, {" q. g: b& \0 t7 o
婚姻是由双方共同维护,如果其中的任何一方对家庭表现出冷淡和疏远,那么,另一方的压力便可想而知。这种精神上的折磨和摧残,在某种程度上其伤害力要远超过肉体上的伤害,所造成的婚内压力也远比武力更令人恐惧。. v) s: ^# ] a ]' N
, A/ E6 B; Q0 L9 O. K
家庭冷暴力不是一时之间形成的,刚开始往往只是冷战,后来渐渐形成冷暴力,在思想上折磨和伤害对方。与真正的家庭暴力不同,冷暴力的使用者有可能发生在男女双方的任何一方,处于家庭冷暴力中无论是女性还是男性,大多有委屈感、被控制感,感情也变得脆弱易激动,心理上常常处于极度孤独的状态。这比普通的暴力还来得让人难以接受,很多人因此而精神失常。0 z3 j% x3 K+ {! R1 l5 B
" x6 M2 X4 f1 ~1 {8 r" R. L冷暴力的出现是婚姻危机和婚变的信号,家庭冷暴力表明夫妻之间残存的那点有限的爱正在不断的消失,婚姻正经历着严峻的考验。虽然家庭冷暴力不同与以往发生的身体上的伤害,但两者之间的区别只是形式上的差别(外显或内显)。其对婚姻的消极影响和破坏作用是一样的。交流,可以说是夫妻生活永恒的话题,也是家庭生活的精髓。夫妻之间若没有语言交流,就像两个凑巧站在一个电梯里的陌生人一样,分手是必然的。很多离婚案件的前奏就是家庭冷暴力。5 [2 J Z- g2 |7 o
% {2 F7 \2 K5 e7 N H# A" {1 e从“冷暴力”的字面意义上将其拆解成了三个内在含意,即“冷酷”、“暴戾”、“杀伤力”。许多人是靠这种冷暴力来拖垮对方,以达到离异或其他某种目的,当然,也有的家庭出现冷暴力是阶段性的"冷战",还有一少部分的情况并不单纯是为了离婚,只不过虽然感情没有了,但为了维持这个家同样会采用和表现出这种消极态度。 # T8 Z( d/ N9 w- R" m2 l! ]: V
2 e) W5 b) Y; H7 G1994年,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为研究家庭暴力与忧郁症发病率的关系,由汤利斯教授带领七名研究学者走访了12个国家的22个城市,其中包括中国的两个城市,调查了1400多个家庭,发现的问题之一就是高比例存在的冷暴力,而且,冷暴力的发生并不因各家庭的宗教背景、文化背景、教育背景以及经济收入的不同而不同。
8 i, n6 ]; ^/ Q2 H5 N& ?) U' [$ U( T* X, _0 R3 w( W
调查发现,一般的家庭暴力大多发生在文化层次不高、经济条件不如意的家庭里,而精神暴力却频频出现在知识分子家庭、干部、白领等文化层次较高,经济状况较好的家庭中。
8 |, N6 d' l* j) L; f6 O/ ^# {2 o# D& D# D- q: \$ {# y
专家分析说,这部分人往往自尊心强、好面子,不善于宣泄和表达,但对感情和精神的要求却比一般人更加细致,“冷暴力”所造成的精神伤害也就更加突出。
$ s: `/ k& f; G/ f
) F! c" b# t* }( |; ~造成家庭冷暴力的直接诱因有第三者插足、婚外恋、重男轻女、性格不合、女方失去生育能力等等。他们在遭遇家庭冷暴力时,身体和精神健康同时受到极大损害;被冷暴力折磨的男性,往往因此变得多疑、自私、自卑、不愿与人交流;女性则感情变得脆弱、易激动,焦躁不安,抑郁、甚至精神失常。
8 L1 e( P: [2 R4 B, h* u7 ~ X$ U9 h, _
美满的家庭就这样在不知不觉间失去了平衡,最后慢慢的消耗殆尽,被无情冷漠吞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