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元老
- 积分
- 8029
- 获赠鲜花
- 31 朵
- 个人财富
- 39799 金币
- 注册时间
- 2012-2-26
|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谨以此文献给翻译生涯中陪伴、鼓励我的同学和同事们:Yini, Emma, Pearl, Yiling :)
$ W: l* ?& S4 @- }8 k" y- Q8 b" }5 y; R3 L e* j2 J
多伦多活跃的翻译(口译)应该也有几百,不过从没见同行分享经历,也许这个职业并不显赫,常常伴随琐碎的事项和频繁的出行,也许一天的跑腿后再无力气闲扯。两年多来,每次做完一个口译我都有冲动拿起笔分享新的收获,却总是在隔日被新的信息和琐事淹没。如今索性在坐车等车途中,用手机键盘“快照”下每日的感触片段。 4 a* [* p2 B; _
! X1 ]" ?- _) S9 N$ Y, R2 K
4 L' B/ J) q f) u" U* ]. y& r
% E4 X" y) h# s8 L% o
' B; d, _( k+ o1 cTORONTO INTERPRETER
n3 R7 y; |$ f# O+ _" L2 M# j+ I$ g
在多伦多做口译和国内时对口译的印象完全是两个世界。这里的社区口译员和神秘气派的同声传译,商务谈判,联合国大会完全不搭界。当然这里也有会议同声翻译,专职法庭翻译,那就另当别论。1 H& U: _& ^1 w' q
7 ]/ l* ?( P+ I0 e' ]; }
我在过去几年做社区口译,主要打交道的机构包括了多伦多卫生局Toronto Public Health,儿童保护协会Child’s Aid Society,社区医疗中心Medical Center, 保险理赔员Insurance Adjuster, 法律援助诊所Legal Aid Clinic,产前营养班 Prenatal Nutrition Program,受害人及证人援助项目Victim Witness Assistance,小额法庭Small Claims Court等。
R* f6 Z. r' ]. A# t, X/ z7 L# n0 X- N9 W6 E' \( u' \- Q$ g
要说翻译的职业卑微,的确,我们服务的主要人群可以说是弱势群体:新移民,难民,低收入人群,刑事犯罪的受害人。
2 D! g3 }. V5 K/ O k" M4 C
% z8 I0 W$ l* B" E 但是在接受翻译培训的时候,资深前辈美女Judy也告诉我们,翻译是高尚的职业,没有口译员,有些意义重大的对话就无法发生!没错,在过去的几百个口译工作中,卑微和高尚总是萦绕其间。
7 k j) m9 u r; ~- l4 F/ ` J# a0 g H
$ D; u' c% y+ s F; R( Z6 s; Y* T
翻译的内容有的毫无技术含量,只是基本个人信息核对。有的则要求口译通晓社会政治-法律-经济-医药 等等等等。合格的口译脑子里应该有个维基百科,各类术语信手拈来。初入翻译行业之门,我常常在大脑搜索一片空白时采用 paraphrase的办法尽可能解释明白,不过我也会暗自冒冷汗,冲回家把那个绊住了舌头的单词找出来,印象深刻的输入大脑内存。
6 D* H! N9 n0 s% S4 h( p0 t! K
( E6 d" g+ K+ B& y/ q# N. i: `翻译对话的分量也是天差地别,从一日三餐,喂奶换尿片,孩子反叛,夫妻拌嘴,到证人供词的惊心动魄,法庭上的性命攸关。有的翻译工作谈笑风生,轻松如串门;有的则是句句珠玑,要屏息倾听,快速精确回应。; w }5 A0 F- D/ m
( E& m! t% ], V" U: [0 [除了对语言本身精确性的要求,翻译职业的很大一部分是对职业规则的理解和遵循。在100小时的社区口译员培训中,几位老翻译最经常分享的就是口译如何处理和客户的关系,如何在对话中达到”传声筒”的理想状态,如何让两个语言文化相隔万里的沟通者感到毫无障碍,如近邻般顺畅亲切交谈。
. o# F9 t- m' M1 D( K
7 O" P" H: f. `$ y# u9 l9 t4 K) ^专业口译要遵循的基本准则:守时,为客户保持隐私,保护自己的隐私,不向客户透录个人全名联系方式,在翻译任务之外不能与客户攀谈,不能与客户独处一室。这些行业准则都是按照”最坏的假设”制定的,对于给怀孕妈妈和护士间的翻译,这看起来有点小题大做,但是如果客户是犯罪嫌疑人,目击证人,案件当事人,整个事件的结果都可能因为翻译的心里倾斜而被颠覆。这样看来这些准则就毫不为过,既保障了客户语言的平等权利,也保障了翻译的安全和长久信誉。
% Y5 q0 ]4 m& y" g0 m% [. v) x3 C6 G3 c% j& U
专业标准对翻译的要求是如实准确翻译交谈中的每一句话,并且全部使用第一人称。还要适当体现说话人的语气、声调、情感。这就是”传声筒”概念的由来。理想的境界是交谈的双方完全忘记了翻译的存在,就如同共用母语的两个人在对话。我们还被建议要鼓励双方尽可能与对方直接交流,包括目光交流;而做口译的人,最好是看着自己的笔记,只让声音存在。毕竟我们完全是局外人,如果不是久远年代上帝区分了语言,我们怎会进入这场对话。所以有时候当翻译结束后,我都没有看清客户长什么样!当然在很多轻松场合,比如孕妇班护士家访,我们也会像几个朋友坐在一起谈天般,似乎看不出界限。& D& y. G! O$ z# p% }" S0 u
! l8 U- s$ }0 w# m* W* L) K如实翻译双方所讲的每一句话,简单吗?我觉得这简直是翻译生涯中最具挑战的部分。乡野俚语,村夫俗谚,医生律师的行业天文,法官的庄重,律师的雄辩,用通过一人的嘴来表达。翻译不再是自己,而是一个存储着多种语言数码的扩音器。如果我们的储备不足,怎能区分出诊所、家庭、法庭、警察局、避难所……2 G' O$ O7 c( o: o6 a* g
' _2 Y( p C5 {
除了不会讲,还有不敢讲的问题,我们曾经看过一个视频,在性侵案件中,翻译由于个人习惯信仰不肯如实翻译受害人所讲的隐讳部位词语,而导致罪犯逃脱制裁无罪释放!8 c4 g, T. {7 V1 u3 M# ~+ I
6 u# Z& e1 S7 u! B3 H' C6 m还有呢,如实翻译,就要求我们”永不解释”,就算你再心急客户怎么听不懂警察问询,就算客户的回答完全不着边际,应该解释和打断的永远是交谈双方!翻译唯一发问的时刻,就是翻译本身没有听懂任何一方的话, 或对行业术语要求进一步解释。 J2 x. W+ G6 Y4 k1 Q
( a0 u- s/ w/ n
我曾经看过一段受害人在警察局录制口供的录像。当时是晚间,口供已经过了一个小时,受害人是孕妇,精神还没从事件中缓和,回答问题往往文不对题。一小时后,翻译开始表现出明显烦躁,频频打断受害人的回答,用自己的解释推进对话进程。作为同行可以理解其心情,但这样对受害人实在有失公正。5 |: Q. u% V& e8 J5 X. w
- B% L9 T0 S( y/ F7 C* c& ~+ ?# J: ]
我理解的,翻译的高尚并不是滥用同情和预约界限的援助,而是努力用专业客观的服务架起沟通的桥梁,让弱势群体,至少是语言上的弱势群体能无所阻碍的speak out and speak u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