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元老
- 积分
- 5970
- 获赠鲜花
- 25 朵
- 个人财富
- 29577 金币
- 注册时间
- 2012-2-28
|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美俄就叙利亚化武问题达成的框架协议,设定在2014年中销毁或转移所有叙利亚境内化学武器。虽然这一协议在落实层面将面临不小的障碍与挑战,但可以肯定的是,它是美俄两国多年来少有的、直接通过外交手段解决全球及地区危机的一大案例。纵观此次叙化武危机的戏剧化演变来看,叙化武危机由军事威胁转向外交解决,是俄罗斯总统普京的胜利,是美国单边主义的彻底告败。更是美国强势外交和超级大国地位“变化”的历史转折点。这绝不是一个偶然事件,包括奥巴马、国会、政治领袖以及美国社会都值得重新审视这个“范式转移”的发生。 5 \' Q0 D. j! G1 q0 X1 D
' t6 n, F; P9 \. V4 V普京比奥巴马更应获诺贝尔和平奖
& b, U2 J5 L2 x% K" I; h在缺乏国会、国际和国民支持的背景下,内心反战的奥巴马公开对叙动武的口头功夫始终没有少,因为他始终钻不出此前设置的对叙动武“红线”,但在幕后奥巴马却在逐步为自己寻找退路。这种退路就由普京来牵引。克里(John Kerry)和拉夫罗夫(Sergei Lavrov)两位老牌外交官经过三天三夜的努力,凭借彼此短时间内拉近的工作关系,达成了这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外交成果。它的直接影响就是阻止了美国立即军事干预叙利亚,避免引发中东又一场国家间冲突。奥巴马更是在这次美俄谈判中做出了让步。奥巴马和普京之间的互信正逐步加强。
9 x: ^* e& R; [8 P; L+ q
+ x5 E% [ G8 K3 l - X9 V1 f; a8 X" k
, C, b" N+ J' ]# c9 @* t普京有过克格勃生涯,喜欢在幕后操作和酝酿,使形势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这是普京“阴”的一面。普京担任总统后在对西方的批评从不含煳,打击周边、国内反对势力从不手软。这是普京“硬”的一面。但此次普京并没有表现“反美”,而是唿吁美国谨慎。他懂得从柔道运动中学到做事要讲究“克制”,如何在刚柔并济间致对手失衡,而并不是像拳击那样将对手直接打倒在地。这种“灵巧性”强调的不是武力或蛮力。这一点正是普京此次同奥巴马较量中的灵活技巧。
( X/ D8 B: w6 P6 R- p) g同样,普京为宣布叙化武提议也是做足了功夫,结果不但得到国际社会的积极回应,甚至美国保守人士也倒向支持普京这一姿态。而从普京的公开表态可以看出,只要真的确定阿萨德使用化武,俄罗斯其实并不反对投票支持联合国军事打击叙利亚。普京只想避免国际社会再犯伊拉克战争的错误,希望美国也不要再犯错误。
" E( k. E" t3 S( U4 q3 I曾在尼克松和里根政府供职的特洛亚(Kathleen Troia)在《福克斯新闻》就叙化武危机表示,奥巴马自私而无能、克里勤奋却无定见,两人要把美国推向另一场战争,但普京的长袖善舞却把克里的“失言”变为一个“奥巴马和平计划”。俄罗斯人或乐见美国陷入中东的泥潭,却不想把自己卷入,更不想让阿萨德政权倒台遭致圣战分子无可收拾。普京在关键时刻仍给了奥巴马一条救命绳,更应获得诺贝尔和平奖。6 S+ }9 r! H" w
- Z$ t7 J9 ]! Y: X普京刺破美国的“例外”之痛
0 `6 T+ ~- ]2 [( e3 b* U顶着诺奖光环的奥巴马10日辩解对叙动武时提到,美国有责任做出回应,“因为我们是美国”。 % N1 V/ x8 z9 n! D
普京11日在《纽约时报》发文直言不讳地批判了这种“美国例外论”。
; b [5 r0 ]9 T6 ]: B4 A! O2 Q' _- H/ T+ z( y2 @. b
6 S- }4 r7 k- S0 r/ Q0 p
从美国两百多年来的国情、历史、文化、地理(或地缘优势)以及制度等方面来看,美国外交中的“例外主义”这一特质带有浓厚的“道德色彩”,反映的是美式意识形态和价值观。4 ^/ ^6 X) b* o4 ?8 k+ ]# `
在国际政治实践中,就表现为美国“唯我独尊、替天行道”的优越感和使命感。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曾说过,如果美国不得不使用武力,那是因为“我们是美国”且“美国责无旁贷”。 8 g' i% ^/ S/ Y
美国这种唯我独尊的心态或“世界观”的直接体现就是她不能或不愿“换位思考”,不从另外一个角度或对方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导致她在狂热的“使命意识”中很轻易地将自己陷入一场场冲突或战争。对于这一点,普京在《纽约时报》的文章就在善意地提醒奥巴马和美国民众。
: ?& Z" H7 V/ X7 p" J普京向美国表示,国有强弱之分,有贫富之别,有久历民主与向着民主艰难迈进的差异,但当所有人所有国家在祈祷上苍的庇护时,提醒美国不要忘了,原来上帝对所有国家都一视同仁,没有谁有资格例外。其实,普京话语间不是在说美国例外论诸多不是,而是在强调鼓励这种思维是危险的,这种思维的后果是大家不愿看到的。曾在美国情报界任职近30年的皮拉尔(Paul R. Pillar)表示,奥巴马用“美国例外论”来为自己的军事计划正名,但对叙动武不单单只是保护儿童免遭毒气的问题,而是改变整个中东力量均势的问题。如果这是美国政府和美国民众的决意,那就大胆去做,但不要再拿自视甚高的正直善良,来掩盖美国(军事)行动会遭致的全部现实,真实良心并不是道德消毒剂。 ) O; s* Q& |% `; D; V
" x1 l |# X$ C5 V+ N6 a奥巴马外交战略的“失范”
5 V1 Y V, j0 k4 F5 l
M `! O- ]5 V3 |/ B) m2 q8 m) R( |) L, H! O, o- G2 H4 \
一个稳定的“范式”如果不能提供解决问题的适当方式,就有可能变弱,从而出现“范式转移”。而普京此次的胜利就引发了这样一个过程,构成了美国大国地位历史性变化这个“范式转移”的一个注点。奥巴马上台后,外界普遍认为是新保守主义时代的终结,势必会改变小布什时期单极霸权的范式思维。奥巴马总体外交也讲究多边合作,对于军事或强硬手段持谨慎姿态。但此次的叙利亚化武危机释放出的信号似乎是奥巴马外交已经策略性“失范”,和小布什时期的“范式”别无二致。小布什时期官员对奥巴马在对叙动武姿态上表现出的“单边主义色彩”赞赏有加。而这次“失范”并非奥巴马本人战略意向,而是美国社会、国会、政治精英集体作用的结果。 9 U4 n$ I" N" r) d
% c# X8 B4 T4 r# D6 o& M3 j: S4 R
美国的社会、国会或政府(内政外交)都注重竞争,为了取得竞争优势,美国往往会明确或“假定”自己的竞争对手。叙利亚就是美国提出的 “邪恶轴心”之一。政府层面的“竞争对手”在美国老百姓眼中,经过媒体、国会议员或政客的吹嘘和误导,就会成为“敌人”。这种“敌人”往往就是美国通过军事打击等手段扳倒的对象。如果是被设定或假定为敌人,美国社会有时就会失去理性,被偏执的观点所左右。 * d: Q5 O" A8 s9 s: P
美国人大多都不太关心国际和外交事务,他们唯一最关心的就是个人和个人所在社区的事务,即社会安全和经济安全,再往大说也有国家安全。这里的国家安全在最近的斯诺登事件及美国窃听丑闻中就很突出,政府官员都拿“国家安全”当做挡箭牌,以此向民众辩解。美国民众听到这里将信将疑。而此次对叙利亚动武,美国多次强调关系到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
2 P) f4 D9 ]( R# b' t8 I: n- x相比美国老百姓,美国政治精英们更多关心的全球和平与安全等议题以及自己国家的世界地位。而支撑这种地位的力量就是美国军事和经济霸权。奥巴马、拜登都曾强调美国只做第一不做第二的意思,但也承认要避免单边主义,增加与外界的接触,多用外交手段而非军事能力。此次普京外交和策略上的胜利并不是奥巴马的失败,而是促使并进而打击了美国单边主义所代表的“范式”,让美国人去寻找和适应新的范式,即重新认识美国超级大国地位的变化。这也是美国修正自我的一个良性过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