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统华每周特价 信达超市每周特价 龙翔、龙胜超市(Oceans)每周特价 佳乐超市每周特价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986|回复: 0

维C不治感冒:盘点加拿大营养补品误区

[复制链接]

3533

主题

47

回帖

1

精华

版主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积分
7159
获赠鲜花
24 朵
个人财富
35436 金币
注册时间
2011-11-13
发表于 2013-11-11 0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北美华人新生活

金房地产



心理热线



新客户展示位
更多广告请点击
中文黄页


有您的支持
我们会做得更好
现代社会富裕,大部分宝宝都吃得饱睡得甜,“营养不良”这字眼几乎没可能出现在香港的婴幼儿身上。可是,只要你到超市逛逛,却又不难发现货架上满是形形色色的幼儿营养补充品,鱼肝油、羊奶片、维他命,都各有支持者。这些营养补充品真能补充营养吗?孩子都有这个需要吗?爱孩子,在消费之前,还是先认识多一点为上。 4 t9 c2 Z3 X, [* S0 s* S& o7 d

5 h7 E4 R( u( s0 D! L# ]Q 鱼油即是鱼肝油吗? 8 U" E6 N  C6 R
" b9 y# S2 N% ]

( s. }: s) q5 X  H9 X# U) L0 H8 MA 不少家长都以为鱼油和鱼肝油大同小异,然而,虽说两者都是从鱼类之中抽取油分,却是两种迥然不同的产品。先说鱼油,它是从深海鱼的鱼肉里抽取油分的,更有不少广告声称当中的DHA和EPA可以有助脑部、视力发展和增强抵御的机制。黄蕴芝指出,有调查显示,五岁前的孩子食用DHA的确有助脑部和视力的发展,但过了五岁方开始食用的成效却不甚显著了。
* C' n! j; v5 D. r# q! {$ D关于广告里头说的,DHA和EPA可提升专注力、IQ和EQ,张可琪则指未有足够的研究可以佐证。反而天然的食材如海带,鱼类如三文鱼、吞拿鱼和银鳕鱼都含有以上的营养素,一星期吃上两、三次鱼就已足够所需。+ K) M8 Y$ P  n& y7 [* I% z
至于鱼肝油,即从鱼的肝脏抽取出的油分,含大量维他命A和D。前者有助视力发展,后者则有助吸收钙质,促进骨骼和牙齿的成长,功效和鱼油大相径庭。可是,营养师说,香港人甚少有缺乏维他命A的事例,只要日常多食用橙色的食物,如红萝卜、南瓜、木瓜、黄番薯即可。至于维他命D则可透过奶类,甚至晒太阳来摄取。( O) E; A( j* x# I
Q 伤风感冒,食维他命C丸?
# l+ F0 m9 }+ d' P1 u) H/ l" v# N

8 N- r4 c6 \1 x6 j) pA 最普遍的维他命丸莫过于维他命C了,不少厂商都会标榜维他命C可以增强抵抗力及免疫力。营养师指出,足够的维他命C的确可以减低患上伤风感冒的机会,但并不代表它是强身的灵丹。要增强抵抗力,均衡饮食和运动才是长远之计。而且,染上伤风感冒后方补充维他命C,并不会有助康复。事实上,四至八岁孩子每天所需维他命C约为二十五毫克,而一个橙就已经含有三十至四十毫克了,可谓绰绰有余。何须依靠维他命C丸来补足呢?
# d) d: ?8 N2 R3 V7 j4 C1 O
- w+ ]) m) E- K9 i6 B" d: k" q) }- ?2 o
顺带一提,坊间有各式各样的维他命丸及(或)矿物质丸的组合,有的更包含了多种维他命及矿物质于一身。营养师提醒,这一类产品不宜长期食用,尤其是当中的钙质和铁质,由于它们会吸水,故部分小孩会容易出现便秘的情况。一般来说,维他命、矿物质都可轻易从日常饮食中摄取足够,孩子有正常的饮食,根本毋须额外补足。
1 R$ @. \, o& _! N2 Z# z' h+ U- {' s6 h" v- Y; j# k8 M
6 D- a  n& k4 u& l
Q 孩子缺乏营养吗?A 香港中文大学营养研究中心与卫生署家庭健康服务组曾于去年进行《Infant and Young Child Feeding in Hong Kong: Diet and Nutrient Intake》(简称DNS)的研究,调查了1,272名零至五岁婴幼儿的饮食习惯。 9 Y: A: R4 \$ ]

& Q* q. s5 |. x0 A结果发现,整体而言,孩子们其实并没有营养不足的情况。相反,他们在钠质和蛋白质方面的摄取反而高于应有水平。而两至四岁的幼儿,则有厌吃蔬菜的情况,导致纤维素的吸收低于应有水平。至于其他营养素,整体来说,则未见有不足的情况。 - u& n- T1 l$ t: e4 G

/ H0 p+ J: ~6 j/ `& p此外,研究亦显示,三分一儿童有食用各类营养补充品及中式补药。当中最普遍的莫过于鱼肝油,其次为各种维他命及(或)矿物质片如钙片、锌片等,三岁以上的幼儿更倾向于食用这两类补充品。而其他盛行的营养补充品,还有鱼油及牛乳片。
( Q* J8 }/ a5 X
# I- m0 i1 S) A( P, D, y; q( F8 ~
既然孩子普遍没有营养不足的情况,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家长购买各式各样的营养补充品予孩子呢?
. Y( y/ ^3 e( j& X英国注册营养师、香港专业教育学院应用科学系讲师黄蕴芝有这样的见解:“不少爸妈认为孩子处于发育时期,需要更多的营养和热量。是的,发育阶段的人体细胞会不断地发展,因此也特别需要蛋白质、脂肪等等来支持,可是这都可透过天然的食物来吸收,不一定需要额外的营养素作补充。”
9 ]# G  P' d1 L Q 羊奶的营养比牛奶高? 4 S3 |  Q- e9 o2 b) z0 k

8 H, S( q% [# U) E! g6 @1 H' U/ Z. e/ e5 O6 b; o1 W
A 有研究指,羊奶中有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可以帮助身体成长,而这是牛奶中没有的。可是,所谓的生长因子其实都是蛋白质的一种,进入人体后,都会给消化,而它能否在体内形成生长因子呢?这就暂时不得而知了。
& h( P7 [, n2 \  E  y8 n营养师指,羊奶中的脂肪成分较牛奶易供人体消化和吸收,且当中之蛋白质和矿物质亦比牛奶丰富。可是,营养也不是愈多愈好。蛋白质过剩除了会令肾脏负荷过重外,亦容易导致肥胖。整体而言,羊奶中的营养素其实和牛奶相差不大,所以羊奶从来不是营养师会特别推介的食品。有不少家长因为孩子对牛奶敏感,故以羊奶代之。但营养师提醒,一般来说都是牛奶中的蛋白质引致敏感的,而羊奶当中亦含有类似的蛋白质,故这替代方案未必可行,需要视乎个别情况而定。 0 N' O" A1 d6 V+ v2 W
9 ]1 U  V: d/ O6 i1 X

  G, _# Y  F& w; s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羊奶与牛奶中的钙质,并非摄取愈多愈好。这可能是很多家长的谬误。原来钙质愈多,会令骨骼愈硬,也变相令其更易断裂,兼会导致便秘。事实上,对幼儿来说,一日只需两份乳制品就已足够,诸如牛奶、芝士、乳酪、加钙豆浆均可。而深绿色的蔬菜也含有钙质,如西兰花、菜心、芥兰、白菜等等。 ; r; i0 B  u: \5 R1 N
) K/ i+ [! u( m1 y- N% A4 ]
Q 谁要吃营养补充品?
  R3 |3 ]6 P: T1 Z/ X" p- Q/ E7 @8 J/ N7 P" M. y
A 黄蕴芝坦言,要判断一个孩子需否进食营养补充品,当然是医生或营养师的专业工作,而不能单靠父母的“个人感觉”来衡量。孩子有否偏食?身体有否先天不足?还是患有其他短期、长期疾病等,都是他们考虑的要素。
' |4 Y# a, w1 }) C7 H9 n* {% I( d: }  ]& h

4 N& B& d( V9 U以下是一些有关孩子健康和饮食的常见疑问,爸妈在决定购买营养补充品前,不妨可先作参考。7 Q$ `1 X- v+ e+ w) O2 b
瘦=弱? 孩子太瘦了,一定是营养不良,给他们多吃一点补充品吧!这可能是最常见的想法。但营养师告诉我们,身形并非用以界定营养摄取均衡与否的准则。中文大学营养研究中心注册营养师张可琪,先为家长上一堂“营养课”,“营养不良的定义是热量不足,身体没有足够的蛋白质或淀粉质。这情况在时下港童身上是十分罕见的。”
1 a( W1 D" L0 g& M; W' Y" {2 ~" K8 |: b9 z* }! T! Q

  ?7 w' H7 ^. j; s她补充,人体除了需要大型的营养素(macro-nutrient)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之外,还需要微量元素(micro-nutrient)如各种维他命、矿物质、钙质、铁质等来维持。而身形是判断孩子有否营养不均的其中一个指标,但亦有例外情况,“举例说,一个胖小孩,可能常进食雪糕等高热量食物,却不肯喝牛奶和吃蔬果,代表微量元素摄取不均。相反,孩子瘦削,也可能是天生或遗传的,并不一定代表其营养不均,家长毋须过分担心,除非这些孩子的体重与身高没跟年龄一起增长,反而愈走下坡,那就要多加注意了。”
8 K9 h" H+ d4 J6 H: R: B# R
. ~6 _& K) R% m偏食=需要食营养补充品?
3 O! X/ I% H3 W1 N% u时下不少广告都标榜营养补充品能解决孩子的偏食问题。这种行销手法,令营养补充品大行其道,但营养师提醒我们,营养补充品绝不能消除你的偏食烦恼。 0 X9 O% S6 `/ O  w" T

# ?0 [4 I9 r8 _8 U  }+ k
; T6 W. I3 w4 U/ R8 K" y7 `张可琪解释:“即使孩子不喜欢进食某种食物,我们还可用其他的食物来取替,补回所需的营养素。若发现孩子对某大类的食物完全不感兴趣,如完全拒绝进食所有蔬果类食物,家长则需耐心找出背后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补充品确可以帮助补回某些营养素,但若孩子长期依赖,只会导致偏食问题更严重,孩子以为不进食某种食物亦理所当然,反正可以靠补充品来摄取,形成错误的饮食观念,影响深远。”$ \. [! `9 |0 R# \) l1 w
茹素及敏感孩子或要补充
% q* G  R( b/ ], W
  h3 Z% ]7 J; v# c7 r7 F营养师强调,一般来说,只要有均衡饮食,适量睡眠和运动,孩子根本不需进食营养补充品。除非孩子有以下情况:
1 u- a4 l( Z8 N( M5 z) s- c: _6 |+ T2 }! c
茹素:吃素的孩子特别需要注意营养的吸收,尤其是铁质和维他命B12的摄取。它们都是帮助人体制造血液的,摄取不足会导致贫血。张可琪补充:“其实吃素的人也可以有很均衡的营养,只是孩子处于发育阶段,需要特别注意。例如维他命B12主要来源自动物,但亦可以透过海藻类、谷类食品摄取,如一天吃一片紫菜或粟米片即可。至于铁质则在肉类和蔬菜中都有,但肉类中的铁质会较易供人体吸收。”另外,植物蔬菜里的植酸和草酸,都会阻碍矿物质的吸收,所以长期吃素的人要特别注意。
5 I: r# f. V- q& a& [9 S( Q" d1 g! z1 C3 x3 }( Y0 x! h6 o5 S

2 f- h5 f2 |, B9 [. b& ?食物敏感:此外,有些孩子,一出生就被医生诊断为有先天性的身体毛病,特别是肠道出现问题的孩子,就可能需要按照个别情况服食相关的补充品了。最常见的莫过于食物敏感,如对牛奶、海鲜敏感等等。如果找不到其他的食物来补回当中的营养素,家长可能就要考虑购买营养补充品了。
- V8 P, x- r" u' {; E坊间也有些说法指,患有专注力不足及过度活跃症的小朋友,可以透过食用不同的营养补充品来改善问题,但张可琪表示,现时并没有相关的研究证明这方法奏效。
3 s% I) F, ]  t4 {; F) C- t; W# x
1 g1 w% C; f- V. w$ GQ 如何避免孩子中毒?
+ [* R/ I# }9 r1 h, F
( j: r. J! k, }
6 ~( Y: k2 v# G- \0 G% \, oA 数年前,香港就有发生过一宗过量服食营养补充品导致中毒的个案。一名祖母误以为营养补充品吃得愈多对孩子身体愈好,于是让孙女儿食用超过说明所述剂量的鱼油胶囊,结果孙女儿昏迷送院,后来证实为过度摄取维他命A及D而中毒。
1 P" a1 U$ S* i% ^. X3 {& X/ d香港医院药剂师学会会长崔俊明药剂师指,“补充品说到底都是经过加工的非天然食品,即使家长按照说明的剂量给孩子服用,亦始终不及天然食品健康,而凭藉天然食材来摄取营养,过量摄取某营养素的机会亦大大减低,可避免因此而中毒。”# J7 l) D( ]9 Q8 L  O$ }
他又补充,标有"RX"字样的药房必会有注册药剂师驻店,而且是不收费的,家长购买有关产品前应先询问他们的意见。如果孩子因病而需要服用西药,则需加倍留神,因为补充品不但会与部分西药有抵触,且会影响西药的成效。
1 J* F, r2 K1 S! z4 a崔俊明提醒,营养素有脂溶性和水溶性之分,前者诸如维他命A、D、E及K,过量食用会囤积于肝脏,引起中毒;而后者如维他命B和C,虽说多吃可随尿液排出体外,但孩子肾脏发展未完善,故多吃会增加肾脏负担。* ~4 e. }/ e0 z: |1 i9 ?. M( u; k
中式补药非灵丹  
; t5 @% {; F9 t, x' O$ b2 o# d
* }+ v0 C. p4 i/ u- {8 \0 l+ I1 S除了鱼油、维他命丸、钙片一类补充品之外,不少爸妈都会有购买中式补药。根据DNS的调查发现,这一类的中式补药包括保婴丹、猴枣散、七星茶及开奶茶,属第三大类家长喂予儿童的补充品,仅次于鱼肝油、维他命及(或)矿物质丸。8 r8 W2 D3 e3 z- W# e0 r" m: c
香港东华三院香港浸会大学中医教研中心(何文田)主任兼中医师李泽恩提醒:“无论是保婴丹、猴枣散、七星茶或开奶茶,当中的中药成分就已包含十多种中药,而成分亦会因字号而异。例如说,同名为保婴丹,不同品牌的中药配方和功效都有出入,家长须谘询注册中医师,深入辨证孩子的情况,方再购买食用。而所谓的中式补药绝对不是补品,亦非万应灵药,不是人人合用,更不宜长期服用,需因应孩子的个别体质来对症下药。”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密西沙加中文黄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加拿大密西沙加华人网

GMT-4, 2025-4-10 18:01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