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一个由加拿大和西班牙研究人员组成的探险小组,操控一台名为ROPOS的遥控操纵潜水器,下潜至最深9800英尺(约合3000米)处,对纽芬兰附近水域的海底展开勘测。此次为期20天的探险任务旨在揭开深水珊瑚与其他生活在原始“外星”环境下的底栖生物(即生活在江河湖海底部的动植物)的关系之谜。 0 X4 h; H- {/ | i ^9 |& ?
" A9 \7 s" p3 j5 m 参与这项研究的加拿大渔业管理局科学家埃伦-肯金顿(Ellen Kenchington)在接受该国CTV新闻网站采访时说:“确实非常壮观。最新研究发现确实在改变我们对海底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我们正在更深的水域看到新的物种。”
0 a! D9 k5 y/ z" Q1.紫色章鱼 3 a( w* t1 l! ~% t2 H
紫色章鱼
5 d/ j, M6 l9 w. N# ~9 p; [7 g0 x5 m
, I3 j* ~' j* ~$ {* O* a 科学家表示,他们本月在加拿大附近大西洋海岸的深海探险中发现了11个潜在新物种,这个尚未得到确认的紫色章鱼便是其中之一。
8 p3 h% v& N% U/ ~6 z+ Q+ G v1 T8 m0 h' A$ j
“壮观”海绵
' h) r4 `) y5 l0 U( G % G, b+ ]9 \" U0 {# P+ e( w3 o
2 j5 Q1 Z% y- r6 s0 U
探险小组成员在博客中介绍,这是ROPOS遥控操纵潜水器在最后一次下潜中拍到的由白色海绵铺成的“壮观海床”。这种白色海绵属于钵海绵科。此次下潜覆盖4000英尺(约合1200米)深的水域,发现了类型广泛的生物栖息地,从布满海绵与珊瑚的崖边台地到几乎没有生命存在的多沙海底。
7 `* S* L) W9 x, p 3.不明海鳃
/ t) z0 E1 U$ ]* i7 l不明海鳃
3 j4 T& U% h- r: h7 E4 F. \# v2 G 2 X# y9 n! i8 V5 x
$ s+ Q' v4 p9 a, Y
这是加拿大与西班牙探险小组在纽芬兰大西洋海岸的海底探险中发现的不明海鳃,参与该项目的科学家表示,它应该属于海鳃目。据美国加州大学古生物学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海鳃(亦称海笔)其实就是软珊瑚,因其一排排水螅体外形类似老式鹅毛笔而得名。
. s3 ^% w+ ~% j 4.遥控操纵潜水器
- V+ H. a2 @) g4 _' E( K/ E( |遥控操纵潜水器 % H9 R- a( P1 U& S# F2 ]
探险小组使用的遥控操纵潜水器(紧挨不明物体的是机械臂)对弗莱明角(Flemish Cap)附近海底进行探测。弗莱明角还从未有过拖网捕鱼和其他人类活动。弗莱明角海底不时点缀着大片岩层,覆盖着科学家从未见过或极少见过的珊瑚和海绵类型。 $ c. _" C# P: F
探险小组的ROPOS遥控操纵潜水器配备有高清晰数码摄像机,在纽芬兰附近水域海底捕捉到多种稀有物种的照片,比如这个像花一样的单体杯状珊瑚(cup coral)。据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专家介绍,这些杯状珊瑚在北美太平洋海岸附近水域也很常见。 6.花瓶状海绵 这个可能是海绵新种类的花瓶状海绵是加拿大与西班牙探险小组在纽芬兰附近水域发现的底栖生物之一。据美国贝拉明大学专家介绍,海绵是结构最为简单的多细胞动物,没有器官,但有许多“毛孔”。 7.海葵附于珊瑚表面 在这张摄于今年7月探险期间的照片中,亮粉色海葵“装饰着”变形角珊瑚的水螅体。海葵是珊瑚的近亲,通常吸附于岩石或珊瑚表面。据美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专家介绍,海葵有刺一样的触须,能使小猎物陷入瘫痪,最终成为其美食。 8.不明海绵 探险小组成员在博客中写道,这个尚未得到确认的海绵种类是加拿大与西班牙探险小组7月20日在纽芬兰附近火山灰堆发现的“重点生物”之一。参与该项目的科学家在看到这个海绵及黑色珊瑚等奇异生物后写道,“这真是令人意外的发现之旅!” 9.新双壳类软体动物种类 这个最近得到确认的双壳类软体动物也是加拿大与西班牙探险小组今年7月在对纽芬兰附近水域调查中发现的新物种之一。据美国加州大学古生物学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双壳类软体动物因“咬合在一起”的双面外壳而闻名,它们可以钻进沉淀物中,或以海底生物为生。有几种双壳类软体动物甚至能不断打开后关闭贝壳游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