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 积分
- 164
- 获赠鲜花
- 0 朵
- 个人财富
- 816 金币
- 注册时间
- 2011-12-17
|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5 \( c( `9 ^. u
& T" M& Z' ]! m+ j
近日《纽约时报》曝光了薄熙来和前妻李丹宇1975年的合影及情书翻拍图片。
1 t- i) b/ {, |: k9 _7 d照片是薄熙来和前妻李丹宇于1975年的合影。两人1976年9月结婚。2 w, `9 K- I8 Z* Z& S
1981年薄熙来提出离婚,经过法院判决于1984年正式离婚。 w7 |4 v+ |2 K7 }* ?' ^8 }7 K
薄熙来和前妻李丹宇的孩子叫薄望知,婚后第二年1977年出生。两人离婚之后,李丹宇让孩子改为姓李。李望知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现从事金融业。
7 @4 Z) d* X! y* L2 V; m
0 Q4 T/ F' y5 Y
# V( U/ d' J/ r/ y
0 e, @& `, l7 {( a$ I3 U+ o* q
. ~5 R; O7 f$ W; h: O
' M+ f& v5 z# W) _: G9 I$ o" t/ l
/ k9 d G: r& ~2 J' r# B
1 C5 j- x' _4 C, Y2 C
8 l6 J* n3 ]2 @' W* M* K+ l& Z. ]. g
+ C. Z3 j$ ?6 _1 f
0 i! x, H5 ?% {+ j; H7 H
I$ p2 U$ b- c, v4 Z- Z
; `9 H/ g4 T% ^+ J: y7 ]
# y, z/ m2 y$ H$ p: E
6 |+ S% {1 x: ~) c( A" y& [/ o X# D7 [
+ r; ]/ ?& ^4 J" ~3 p$ I0 |. T6 a
3 `* j, ^% s' M% {# X# l% q+ [$ r5 O6 u% h& K7 o8 j5 j5 p
薄熙来1975年7月14日写给李丹宇的情书原稿(全文)6 S+ ^% [+ C2 G1 V) t
6 K1 ?7 I. H& g: _
( V, \' A0 \$ l9 L# J+ {8 j
$ {( o8 Z+ z$ @8 ^4 Q' o1 C
小矛:- \; m" Z+ l& ]$ d8 V' s
" B# z# v4 Q% L: B! z$ `% t / P% ~7 u/ `9 p- Y( U: ~
5 ]6 _2 {8 V* @4 h7 y' I% Z5 T我首先应该向你声明,此次这样的字大而稀,并非为了偷懒或应付差事,只是因为我习惯了较大的字,写起来舒服一些,只要看看我后面的篇幅,就可以证明我的勤勉了。
3 C! Q: w# Q- n5 O- }, ` c1 w
- [! f* `1 i. I' i2 ]
4 o o% f6 a8 Y) C) _$ g0 i( @- W2 X% g& W! h. |' w% W
今天给你写信,大可以随便一些,因为一年里这样的机会十分有限。所以我要尽情地利用它,时间是11:20了。在这之前,我一直在看你的信,并审视我自己的照片,这是我奉命在生日那天照的,光亮亮的一个大脑袋,真没意思,但自惭形秽是不对的,不管他许多,还是给你寄去,由你取笑吧。以下我想谈谈对几个问题的看法,和你讨论讨论,就来篇八股文吧。
/ ?$ y- E+ ?7 @8 S9 ?" u1 u: w0 y# r! ?( t+ A. {) h
/ P* S7 o, U6 G, l+ R: X* [9 l3 }: N B/ c
形象问题% D; a' e5 v( T; Y, X
3 K3 i: R! y% R5 G" X8 B
( V! ]+ c1 Z% |$ k! }% @, ]. s6 V
6 ^9 q% v2 i" e- [/ a6 K7 o从你的信中我觉察到,你挺爱捉摸人的形象,这有点很像纳赛尔,他时常把别人的照片放在桌子上看上半小时。据说,凭着这个古怪的办法,就可以获得一个人的基本印象,八九不离十了。这并不是全无道理,而且十分有趣,你可能就受了他的影响。形象在实际中确实是客观存在的。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人们的内心世界,包括思想、品质、性格这些东西,虽然有些人言行不一,但能克制,“不形于色”,但伪善者演正派人总是不大象(作者原文用词)的,伪装终究是要剥去的。怪不得捷尔任斯基总爱用他那双敏锐的眼睛去注视一个人的“形象”。在交往中,人们既注意观察自己朋友的形象,也珍视自己留给朋友的形象,而且越亲近的人就越重视这一点。人们总不希望自己在别人心目中是无足轻重的,除非这个人我们本身就讨厌他,希望他快些忘掉自己,省的被缠住。对于你的形象,有时我能心满意足地回味,尤其是临别前你从小妹家回来后,说的一两句话,我是非常动心的,连当时的表情、姿势我都十分清楚;可有时也不免模糊,这是感情不够好吗?未必,因为我主观上总是希望有一个你的清晰的形象。形象与感情有联系,但并不成正比;形象固然重要,但还以自然微妙。随随便便,自由自在就是使人最舒服的形象。尽管我留给你的形象既不高大,也不稳重,甚至有些使你别扭的地方,但保持了自然的本色,我也就满足了。我深信在自然的发展中,能日益加深了解,树立起一个真正的而不是臆想的形象。如果把你的大脑比作一个剧院,现在也许已经“座无虚席”了。早被那些“冠心病”“动脉硬化”“胆固醇”“心电图”之类的医学名字占满了,我这个迟到者自然没有座位。
' }! {5 P4 J+ p, D, ^
9 j# t, W9 z/ c& b* V! f 4 N! j9 H" n2 z# ?8 X. [3 ]* L
0 l) [2 U6 F! a; l+ ~
但只要有耐心,“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想双方都会找到座位的。
5 `* r1 o, c% h1 {# S
2 p. ?+ M7 \# [ 3 C- ~* H5 s. q' n; ^5 T
0 m1 i* ^) q3 R4 P
我们并不是单凭“形象”激发起来的热情而生活,更重要的是在理智的、精神与物质的互动中前进。毕竟“形象”还只是人们的向导。
( r+ A" r D! ?# V/ A. r/ y1 G c# ~1 K$ B0 ^
0 g3 C+ q3 a1 E
' Y5 R- V% e1 J5 q) F谦虚与求实
$ \ m6 N/ S( g/ x
" ^; p. S& z2 S+ s
4 t Y9 z! R- }: q) U
. M+ M6 P. G$ L: j* L人们往往爱表现自己而非言语上又故作谦虚,把自己说的这也不是,那也不好的。在朋友的接触中这种情况更是怪常。既使(作者用词)有的人是真实地谦虚,于事也是无益的。因为朋友嘛,就是为互相帮助,就是要互相了解,隐讳自己的长处既不能加深互相了解,更不能促进对方前进,很多满好的事就是被这种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毁了的。事物总有两个方面,认识自己的缺点是必要的,为了自己的长处,由此鼓起勇气也是必要的,向别人讲述坦白自己的弱点是诚恳的,向别人介绍自己的优点也是自然而坦率的;谦虚固然是人之美德,实事求是确是我更为珍视的。我们既不应有庸人对一得之功的沾沾自喜,也不应有那种故意表示谦虚风度的做作。既然是朋友,了解就应该是完全、彻底。在这里,不必顾虑一般人所说的“面子”,表扬自己又何尝不可呢?说心里话,当我为看到你讲自己在呼啸的北风中长跪,在学习困倦时咬伤,只在黑夜里任凭一会儿的泪水的流淌,我是很感动的,而且也极其喜欢你这样对我讲述自己的情况。这丝毫没有炫耀的意思,你是真情实感的表达。希望今后也是如此,哪怕你讲自己如何“棒”,如何做出成绩,我也只会把这些当做你促进我前进的意思来理解的。当然,我也在同样要求自己。
% S& w* g7 K3 I, `
8 k9 D7 O% `5 Y2 Y 9 U( k; b: B7 z: K+ }3 i4 K& Q
3 d3 R& U6 X, w% m% i多愁善感
3 {$ k# E6 U" j2 s9 R& t& j+ [9 w0 S m% E6 o; d2 h0 t
2 x) v; A, Q3 D& J
/ L/ K( L6 B( R3 k5 O* Z上次给你的信中给你戴上多愁善感的帽子请不要生气,那里50%是在开玩笑,并不是我对你的定见。“多愁善感”要一分为二,我不喜欢“多愁”,但喜欢“善感”。象(作者用词)你信中所描写的“轻风戏动的树叶,如同残阳的光辉,敲打窗户的雨声,及那静夜星空...”。这种“善感”我是挺喜欢的。一个人不应该思想呆板,沉溺于老套,除了学习工作之外就没有其他,生活浪漫一些好。思想活跃一些好,感情深沉一些好,许多革命的跃进和成绩,都是带有一些浪漫色彩的。总按常规走路是不行的,而回想那些革命的大师们,工作中思想中也常是严谨与浪漫二者同时存在。可以“触境生情,善感”,我认为还是一种美德。至于“多愁”,我就不喜欢了。而坦白地讲,我最担心的也就是你不要染上那种知识分子的通病——多愁。当然,以你目前的处境和经历过的事情是有理由多愁的。但多愁必定伤身且无补于事。而正因为我和你的经历极相近,所以更不愿总是发愁,而希望有一个乐观的,坚定的,对生活充满信心的人和我在一起。我从正面与侧面都了解到你是具备这些品质的,因而我十分快慰,只愿你今后遇到不愉快的事,想到伤心的地方,多往开阔处想,“天空(作者用词)任鸟飞,海阔凭鱼跃”。马克思讲“反悔过去,莫如发愤未来”,我们应该以此为共勉。. A) }# ^. C0 b2 J) B: l/ t
5 p5 y1 S" A. Q- ]# T4 _0 f
7 _: j* j- {5 T; t1 u- W7 v1 g- _1 A/ A0 D
严格与宽解
4 ~% }$ l& r: W6 s. E+ H7 i5 m1 f/ [6 L6 j. w, v
7 }8 d: T( s' E2 k0 E+ R 这是我对朋友的原则,希望你也能这样。我接受了第一次的教训,我以为对朋友一定要“严格”,就是说,如果有什么缺点,一定及时提出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没什么可保留的,有了矛盾就让它在萌芽时解决,不要一味“迁就”。% @6 |* A0 o y9 s- k8 p5 l* I
: H2 l |. @, v& l$ l/ k( l
4 `8 `2 k! e+ ]1 r3 t* @8 Q
9 L2 z& ]2 V8 N2 _6 s4 |
同时鼓励对方去努力奋斗,监督对方去实行自己的计划。我远不是一个意志坚定、一丝不苟的人。所以还特别需要这种“鞭策”。而且,不管你怎么要求,这种好意我都是能够理解的。
: N4 D( F# J: E4 c
% d, C3 p6 s3 l. }5 \8 b f# D
0 i+ }8 m( Y O, B: U
( @0 A+ E; z6 v( ~3 l0 [另一方面,也应该有谅解对方缺点、错误的心胸和气量。俗话说:“人无十全,瓜无滚圆”,每个人都有他的弱点,要求没有缺点的朋友就等于没有朋友,道理很简单。但遇到不具体的事情就客意糊涂。尤其是相爱的人,他把对方想的是碧玉无暇,完美绝伦,因为一旦发现什么缺点就大惊小怪,耿耿于怀,结果反把事情弄糟。世界上的事情没有纯粹的,任何人都要有不足之处,连马克思也爱引用“人所具有的(缺点)我都具有”这句格言。所以,我们只有真正领会了辩证的思想,才会有真正容人的胸怀。我们已经看到了那么多,谁有点问题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呢?我有改造自己的决心,我有不断前进的勇气,但远不是一个完美的人,这点必须想请你注意。我希望你能毫不含糊地批评我任何一个缺点(甚至涉及本质),但我也希望不要象(原文作者用词)一般的知识分子那样过于细腻敏感。(我现在并不觉得你是这样,只是预想),很多事都要想的开,不要过于拘谨,不要按照一般的风气、见解来要求。我们各自的经历决定了我们看事的方法与思路,我相信这些在今后是可以彼此了解和互有启发的,而且基本点是一致的。; r7 n4 k% V$ q0 t9 K1 K
. Q, X. F1 U6 d/ l' l {
5 I) H2 K, H. ?& D: ^
+ {" v$ ~0 v8 U Y( V积累材料
4 C- `1 b/ V4 m' H7 ?
8 r, w$ ]" k: Q7 Z x: H' u7 D7 X; S
9 T# W( ]% c0 T- d& q
7 C$ R# }$ T' | _0 n1 q. ~前几天我抄完了那些你所需要的“格言”之类,我很高兴,因为你所需要的,也正是我格外喜欢的,使我不由得想起古人说的“英雄所见略同”。我曾反复回味过主席的那句话:“聪明的人往往处在地位低、被人看不起、受过侮辱而且年轻的人中。社会主义社会也不例外。”真是有道理啊!+ V) j6 V! H1 `& b
+ @' D8 w# F! R" p
5 d' e0 e5 p/ Y2 ]8 C" S4 B! Q0 {/ r% }+ D4 ]
我现在就有这个习惯,看到好东西就想摘录下来,否则日后就找不到了。日积月累,这些东西都是极为宝贵的,过了几个月后再翻一次,实在又有新鲜的感觉,“如见故人”。今后有机会我也挺想看看你摘录的句子。4 W; l8 S# J2 \+ W$ K3 }6 j b
- ` V3 @+ C A* Z. g7 K. r& [ 3 W/ N% H' {5 H; ^1 I( a! w; q
0 y8 L3 }4 e3 y( P
原来,我是不大爱写日记的人,现在也如此。但生活许多大事、感想,丢掉又十分可惜,最近我想了一个好办法,就是我订期(原文作者用词)给你写的信,望你保存起来,今后会在一块,就是一本完整的日记,省的我再另开篇幅了。这些既是思想,又是生活,既是经验的总结,又是行动的顾虑,反正是啥都有了,积累起来是有意的。当然我也会给你的信同等待遇的。我很喜爱你抄来的那句格言:一个人如果没有坚韧性、果断性,向目的锐进的志向和毅力,那么,他的劳动就不可能是有成效的。“锐进”二字极好。
( K8 f& f+ |! c n# q, z$ j6 l3 ]7 \( \7 A% [; @2 K7 `
; P+ A- O- D: Y- Z7 g7 o$ ? r* C9 Q8 }1 I% d& s- o
问题就写到这里吧,也许你已怪烦透了,但只要你不给我扣上“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这歇后语就行了。无论如何,我是写的“肺腑之言,真实感受”,且这么晚,我也固然有些迷糊了。
; W; J, c/ S7 i0 H* ^# A
# `5 s4 M* P7 @* Y) x& ^* i v0 J ' k" _8 ] V, o3 j
; c) A/ i# Z0 Q( j$ D0 H& d还忘了告你,为了对你有个“全面了解”,我专门去小航那里采注到了一个你的“好人好事”,收获不小。她也是准备好了,一、二、三、四地给我讲,从工作、学习到生活、锻炼,什么都降到了,就是实例还不够,未能满足我的要求。但这也大有补益,比如说,我工作能够有机会早回家的时候,就想起你是怎样向(原文作者用词)雷锋教人学习,主动值班的情景,于是坚持到下班,还受到师付(原文作者用词)的好评。
6 |8 @, f U! v% N' A! x- G3 R3 ]2 } x3 g! V0 ?: Q! O1 o
/ F9 t6 ~' U# Y$ G& A) S* I
( A Q) \& J" {) E Z( H& q自然我也忧心忡忡地向(作者原文用词)到你是否爱生气“?回答是满意的。
1 S7 }5 }+ o; ?5 B9 W$ `% o& t, C0 ^1 `2 Q$ r1 s2 M8 D6 N4 J7 b
- i: x+ E$ Y/ H. W e5 z
" g _! j- R8 m$ n7 N. Q o这次托她给你三件“礼物”,都是傻乎乎的小东西,你可别以为我是在取笑你,它们各有一个函义(原文作者用词):小铁盒上的小朋友代表纯洁,帽娃娃代表健康,而那小熊猫抱着球若有所思的样子,就让她代表深沉吧。另外买了打信封,小鸭小象怪好玩,就请它们经常鼓励你快乐点吧!
0 r+ l2 m2 Q; x ]: E& g, y# V7 l( y/ v$ Z9 I1 ^. M9 L
2 ]6 ^5 @( a- Q% |* a
+ g; M- |' I' k1 K% r至于此信,是我最费劲的,可也许我一本正经地说了半天,你在我看不见的地方都一再摇头,,认为是谬论连篇。那也不要紧,写信批判好了,我想来是很有兴趣辩论的,你说的对我就服输,有几件事我不是已经向你“投降”了吗?你的逻辑性还是较为严密,且能说一些令人信服的道理的,不过,社会经验也不怎么样,比我强不了多少,所以你对周围的人相交还是没下一番功夫的,否则有一天你的心跳也会,40多/分下,追上我的。7 r5 R5 ^- w. I- Q. h6 }
+ B. n. i+ U$ y/ q A; O- y% n* M 1 `/ _/ O" m+ d& S& X5 S! Y
% ^# }3 _+ W; P8 o+ y, F
买到了《简略心电图》,只有精装一种,平装有价而无书,所以买了。但我还是有“节俭”的意识的。
4 s& H( b* M p7 z" {2 |1 L0 }
) t c' g h/ e n& }
+ l% p$ R2 q. [& Y' [+ [9 V( U# r+ k$ l4 H5 ?. ]
最后“正告”你一句,今后写信千万不要太费时间了,从6点写到1点,尽管断断续续也不影响工作了,久而久之是要毁身体的。咱们又不是搞“接力赛”,不必过于紧张,“频率”大可以放慢一点。虽然就是在故作宽宏大量地“违心”地劝告你,但还是应关心关心你,确实要自重身体!“惩病克寿,矜壮暴死”,你可别自恃强壮而一意孤行啊。
. n% M) s7 U* A+ C9 y% A" r: R3 E# l6 y* m& |# L7 y
- s9 B! V0 W- `7 [5 G8 \
$ H7 i' A6 ^* u3 b6 Y/ t! e我也把笔记本上的第一句话抄给你:
$ P( }# `& C7 I& ] k5 O" [- X* v, W& w1 N( |. n/ Z3 E% w
( M5 S" o2 K( V# o: q' F% V/ M: g 顽强地学习,6 B9 c1 }2 q, B2 Q$ Z, D
耐心地学习,6 W; ^8 m" k, s4 y5 T
深刻地学习!
* p) `% O+ s @ 言长纸短,难以尽述;友人之心,如在吾历;
$ T0 F: T$ q" k) W( f 香山很低,何惧险路;来日方长,走上征途。; E* c' h+ l) p. M2 \# i0 e
友上 75.7.14
( _/ I2 S& u) Y9 B$ l4 A/ J: z V3 F6 Z4 A. Y6 V8 j
: h! A# w6 F6 Y# {) ^& `3 L【薄熙来给李丹宇的情诗】
* v# {+ e, q) \* u. O9 N0 F- G
3 L: f5 F2 W7 o5 Y" C" N! B: q$ L: J沁园春 向前8 |: p) x+ H5 ?
2 D* w; S2 P6 E+ S/ U L, Q1 l
五岭威严,* O; l# u* O; F8 O8 ]( T8 T) K1 Q
三山雄峙,
. u0 o- y0 z; k- }. J缅怀心坚。
1 U. Y. i' B: n! O! w; i" ~悼英烈捐躯,3 }& ]* u) {- T# l
血化红泉。
+ I6 P4 T* `: i+ s3 ~( E国而忘家,
0 O$ k, g7 Q* i0 T轻挥忧患。
$ K3 s1 O, `6 J5 U太行苍松,
$ U3 Y7 ?. I4 C# L延河劲草,
+ o* z) ~( M3 q, `/ J; d: p凛然正气傲中原。+ Y( G8 F9 l; p: k, T; n8 x$ P9 e
阅青史,问中华儿女,
- P6 Y3 U: a2 }& l* E- Y7 q' S# W谁来接班?
3 B. c1 O0 v/ x4 X4 Q; F$ j于今两霸争雄,
1 ~! W0 i; a3 Z3 {) y鼓四海黑风恶浪掀。. t, r# U5 H6 t/ I% S0 U" o
莫辜负青春,
$ s9 [9 T; K; H+ C2 j* r( b! C' H* J如火炽燃。
2 c: C! b" }4 w* M4 X7 V/ K人民热望,* d8 V% W: Y7 O0 p$ b' q) M
勇负双肩。
0 T5 V% C9 n, S; \挚友同德,
5 G0 r0 N0 J8 f7 r# H心热如焰,! b) b% r$ n$ I, j; h
白首不熄永相恋。
4 Z+ A1 q, N w6 W擎战旗,$ X3 r2 C7 X; ~
更笑望丹宇,
5 ~! ~% Q2 Q3 o4 ]) A奋力向前。 |
-
|